当前位置:首页 - 第6页

01月19日

《共产主义运动中的“左派”幼稚病》当代解读(上)(中)(下)

发布 : 好学习 | 分类 : 学习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3404次
《共产主义运动中的“左派”幼稚病》当代解读(上)(中)(下)

《共产主义运动中的“左派”幼稚病》当代解读(上)1.正确判断1919年3月2日,在列宁的领导下,来自21个国家的35个政党和团体的52名代表在莫斯科召开了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。 2.正确判断《共产主义运动中的“左派”幼稚病》系统总结了俄国革命经验,提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、共产主义运动的一般经验和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,阐述马克思主义的战略和策略思想。 3.A单选《共产主义运动中的“左派”幼稚病》的成书时间是在()。A1920年4—5月B1921年4—5月C1922年4—5月D1923年4—5月 4.D单选《共产主义运动中的“左派”幼稚病》手稿上有一个副标题是()。A“马克思主义谋略通俗讲话的尝试”B“马克思主义战略

01月19日

《雇佣劳动与资本》导读(上)(中)(下)

发布 : 好学习 | 分类 : 学习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725次
《雇佣劳动与资本》导读(上)(中)(下)

《雇佣劳动与资本》导读(上)1.正确判断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,正经历一场空前的社会变革。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逐步巩固,以蒸汽动力革命为基础的工业化迅猛发展,人类工业文明时代已经到来。 2.正确判断19世纪上半叶,在资本主义国家,经济危机频频发生,贫富差距不断扩大,社会矛盾日益突出,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生活艰难困苦。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。 3.B单选1891年恩格斯在()出版《雇佣劳动与资本》单行本时对该著的论述做了一些补充和修改,并写了一篇导言。A巴黎B柏林C伦敦D慕尼黑 4.B单选()指出:“古典政治经济学从工业实践方面因袭了工厂主的流行的看法,仿佛工厂主所购买和偿付的是自己的工人的劳动。”A马克思B恩

01月19日

《国家与革命》导读(上)(中)(下)

发布 : 好学习 | 分类 : 学习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1777次
《国家与革命》导读(上)(中)(下)

《国家与革命》导读(上)1.正确判断《国家与革命》是一部系统阐述国家与革命问题的重要文献,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最卓越的经典著作之一。 2.错误判断《国家与革命》在总结农民运动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,比较完整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观点,阐明了国家产生、发展和消亡的规律。 3.C单选列宁认为,()问题,现在无论在理论方面或在政治实践方面,都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。A文化B教育C国家D革命 4.正确判断《国家与革命》针对当时的革命形势,重点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在国家方面的历史任务,阐明了将要诞生的新国家的实质和特征。 5.正确判断《国家与革命》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。  《国家与革命》导

01月19日

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》导读(上)(下)

发布 : 好学习 | 分类 : 学习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1392次
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》导读(上)(下)

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》导读(上)1.正确判断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》标志着马克思与旧唯物主义彻底划清了界限,在思想上彻底转变为新唯物主义者,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石,是马克思在思想上的分水岭,自此之后,马克思的思想走向成熟。 2.正确判断恩格斯称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》是“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”。 3.B单选1888年,()出版《路德维希·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》单行本时把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》作为附录第一次公开发表,标题为《马克思论费尔巴哈》。A马克思B恩格斯C黑格尔D斯大林 4.D单选1841年,费尔巴哈发表了他的哲学代表作(),使唯物主义直截了当地登上了“王座”。A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》B《

01月19日

《路德维希·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》导读(上)(下)

发布 : 好学习 | 分类 : 学习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2220次
《路德维希·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》导读(上)(下)

《路德维希·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》导读(上)1.错误判断《路德维希·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》全书共五章。 2.正确判断1888年,恩格斯重新修订并出版了《路德维希·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》单行本。在单行本序言中,恩格斯讲述了写作这本书的的原因与背景。 3.C单选《路德维希·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》()发表于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刊物《新时代》杂志。A1884年B1885年C1886年D1887年 4.D单选《路德维希·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》()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及其实现的哲学变革,论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。A第一章B第二章C第三章D第四章 5.ABCD多选《路德维希·

01月19日

《家庭、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》导读(上)(下)

发布 : 好学习 | 分类 : 学习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1191次
《家庭、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》导读(上)(下)

《家庭、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》导读(上)1.正确判断恩格斯指出,在1847年,社会的史前史,成文史以前的社会组织,几乎还没有人知道。 2.正确判断《反杜林论》是恩格斯创作的马克思主义著作。 3.B单选马克思生于()。A1817年6月3日B1818年5月5日C1819年7月2日D1820年9月8日 4.C单选恩格斯生于()。A1818年4月20日B1819年7月28日C1820年11月28日D1821年12月21日 5.BC多选马克思一生两大重要发现是()。A唯心主义B唯物史观C剩余价值理论D科学无神论 《家庭、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》导读(下)1.正确判断根据唯物主义观点,历史中的决定性因

01月19日

《哥达纲领批判》导读(上)(下)

发布 : 好学习 | 分类 : 学习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1191次
《哥达纲领批判》导读(上)(下)

《哥达纲领批判》导读(上)1.正确判断德国社会民主工党(爱森纳赫派)是德国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,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民族国家范围内的无产阶级政党。 2.正确判断《共产党宣言》指出,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,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,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,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。 3.C单选卡尔·马克思认为:“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。这个解放的头脑是(),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。”A政治B经济C哲学D文化 4.C单选《共产党宣言》指出,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,争得()。A权力B权利C民主D自由 5.正确判断《哥达纲领批判》中指出,在资

01月19日

《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》导读(上)(下)

发布 : 好学习 | 分类 : 学习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1156次
《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》导读(上)(下)

《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》导读(上)1.正确判断卢卡奇评价列宁的《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》过去是、现在仍然是在意识形态战线上进行这一斗争的旗帜。 2.正确判断1907年“六三政变”后,以斯托雷平为首的反动专制政府镇压俄国工农运动,破坏社会民主党的组织,大量革命党人遇害。 3.D单选“生活、实践的观点,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”的提出者是()。A马克思B恩格斯C毛泽东D列宁 4.A单选经验批判主义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、哲学家恩斯特·马赫和德国哲学家理查德·阿芬那留斯创立的一种(),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。A主观唯心主义哲学B客观唯心主义哲学C主观唯物主义哲学D客观唯物主义哲学 5.ABCD多选

01月19日

《哲学笔记》导读(上)(下)

发布 : 好学习 | 分类 : 学习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1260次
《哲学笔记》导读(上)(下)

《哲学笔记》导读(上)1.正确判断《哲学笔记》是一种特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文献。 2.正确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,各国社会民主党以辩证法为幌子,实则用诡辩论为背叛无产阶级革命的侵略行径辩护。 3.A单选列宁指出,马克思后来在从事理论写作的同时,毕生都十分注意(  )斗争的策略问题。A无产阶级B资产阶级C农民阶级D地主阶级 4.C单选列宁在《哲学笔记》中指出,(  ),是在黑格尔那里处于萌芽状态的天才思想——种子——的一种应用和发展。A主观唯心主义B机械唯物主义C历史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 5.ABC多选根据授课内容,《哲学笔记》的特点有(  )。A难度大B时间跨度长C地位高D覆盖范围广 

01月19日

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——《自然辩证法》导读(上)(下)

发布 : 好学习 | 分类 : 学习 | 评论 : 0 | 浏览 : 940次
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——《自然辩证法》导读(上)(下)

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——《自然辩证法》导读(上)1.正确判断“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。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,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。”该句话出自恩格斯的《自然辩证法》。 2.正确判断2018年5月4日,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。 3.C单选()苏联第一次以德、俄对照本出版《自然辩证法》。A1923年B1924年C1925年D1926年 4.A单选恩格斯指出,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发现,()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。A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一元论D二元论 5.ABD多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,共建美丽中国,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

鲁公网安备37132302000331

鲁ICP备20000815号-1